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对生命始终保持惊奇,没有未实现的追求@!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0-17 访问次数:667

罗大佑是谁?在漫长的时间里,这都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从1982年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发布开始,他就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多首将不同风格演绎到极致的音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启发了整整一代人。

从《鹿港小镇》到《东方之珠》,从《童年》到《告别的年代》,罗大佑的音乐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他是时间的纪录者,却并不会在时间长河中“刻舟求剑”,从《恋曲1980》到最新的《台东调2020》,他随着时代不断求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时代年轻人身上的变化,乃至世界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在他的音乐中一一呈现。时间在他的身上同样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现在的罗大佑在关注什么,思考什么?在Apple Music的邀请下,罗大佑成为了Apple Music新一季的“音乐向导”,这也是他首次与流媒体平台进行深入完整的歌单合作。从10月16日起,罗大佑以“春夏秋冬”作为主题,每周五在Apple Music推荐一期亲选歌单,每期25首音乐作品。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首发的“春”中,除了极少数他自己的经典歌曲,大多数都是他喜爱的独立音乐创作人的代表作品,涵盖民谣、摇滚、流行、R&B、电子、说唱等多种风格。当罗大佑的歌曲与岑宁儿、告五人、好妹妹、落日飞车、蛋堡、茄子蛋出现在同一张歌单时,其中的反差与包容性让我们忍不住想进一步与罗大佑探讨背后的想法。

在Apple Music的邀请下,罗大佑将担任新一季“音乐向导”,从10月16日起连续四周,每周分享一期亲选主题歌单。这也是他首次与流媒体平台进行深入完整的歌单合作。图片来源:Apple Music

借此机会,界面联合Apple Music,邀请了10位在音乐、文化、影视等不同领域的年轻人,让他们对罗大佑进行访问。这些嘉宾或曾受到过罗大佑的影响与激励, 或在某个人生时刻与罗大佑的音乐产生交叠,或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出发对罗大佑这位“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提出困惑与设想。我们尝试通过不同视角的好奇,揭开罗大佑在当下的一个个生动剖面。

这些嘉宾中,有同样用音乐讲故事或为音乐做传播的专业人士,包括乐评人呆若木一、“MusicRadio音乐之声”DJ梅卿源、音乐节目主持人李源、音乐人组合好妹妹。与此同时,罗大佑在影视领域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他的职业音乐人生涯是从为电影《搭错车》创作插曲(《是否》、《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开始的,我们也因此邀请到演员李梦和影评人藤井树参与对谈。在不同的年代,罗大佑的声音是怎么被传播与理解的,“时代”又如何影响到个体的命运与思考?视频创作者熊小默与数字自媒体人林嘉澍(flypig)这两位从传统媒体行业进入新媒体创作的从业者也加入本次访谈,共同探讨。同时,从IT工程师转行脱口秀演员的呼兰也带着自己的疑问来到对话中。希望这些从事新兴职业的年轻人,能够跟与时代共同变化的罗大佑产生一些思想碰撞。

巡演中的罗大佑。图片来源:大右音乐

嘉宾对话罗大佑:

时光岁月,“和年轻观众产生联结这件事情可遇不可求”

林嘉澍。图片来源:本人提供

林嘉澍⽹名“flypig”,是一名活跃的互联网自媒体人,也担任⼴告导演、平⾯设计师、独⽴视频博主,创⽴与设计了摄影应⽤NOMO,在互联⽹上活跃于数码、影像、⾳乐、⽣活⽅式等各个领域。“小学时候就在广播和电视里听到罗大佑的作品,中学时候买了专辑,工作之后又通过数字媒介较为系统地去了解他。每个年龄段听到的内容和歌词背后的含义都不同,小时候没明白的意思,十年之后再碰到,方才恍然大悟。这个体验本身与‘时间’有关,而罗大佑的音乐里‘时间’的命题是最经常出现的。提问时,我就挺自然地把过去想到的疑问说了出来。”

林嘉澍:“时间”是您的音乐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话题。从《童年》到《光阴的故事》,再到这次 Apple Music的歌单。您曾说 “时间是神”,来到2020 年,您对于 “时间之神” 的情感是怎样的,是怀旧或是对未来充满更多希望?

罗大佑:时间是我个人在创作中认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时间不断在改变、人不断在成长。我们口中说的“时间是神”概念,套用在电影中变成用时光机器让人们回到未来、过去,这些科幻的想法是人类在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时去思考在时间上做文章的方式。“时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透过时间的增长,我们逐渐成长成熟、看透人生,最后苍老死亡。处在不同时间阶段,自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至少有一点我能确认,当时所预想的未来直到现在已经变成过往,这过程中都是经过“时间”去催化。

林嘉澍:您人生中最怀念的一段时光是什么时候?

罗大佑:我一辈子最怀念的时光是30岁前后,当时出版了歌曲《未来主人翁》。那时我的生命变化很剧烈,不知如何选择,面临离开台湾到各地去到处流浪打拼(的未来),那是我最未知却也最怀念的时光。也许是因为人生充满未定数,随着时间会把我们带到不同阶段,变成不同样貌的自己,所以才会特别怀念那时处于未知状态、充满困惑的自己。

《未来主人翁》专辑封面。图片来源:大右音乐

林嘉澍:您期待下一个十年发生什么?

罗大佑:因为今年2020年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世界各地都面临相当严重(的危机),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事前人们并未想到这个病毒会造成现在这种地步。此外,前阵子我得知因为地球温度升高,使得非洲的水源中出现一种有毒的蓝绿藻,非洲博茨瓦纳有300多头大象饮用这些水源后造成大量死亡,而澳洲也出现400多只鲸鱼在麦格理港附近的浅沙滩搁浅状况。新冠肺炎和这些地球生态危机出现,让我们发现地球出现很大的危机,而这些都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各方面资源的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未来的十年中,我认为人类需要思考找到如何和地球好好共存的方向。

林嘉澍:这个回答让我很受启发,可以窥见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逻辑、歌词和旋律背后罗大佑本人的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还有这些作品传唱多年之后作者心态上的变化——这些本来是我十多年前还在做记者时就有的问题,现在提出来,看起来反而是更好的时间点了。

呼兰。图片来源:笑果文化

呼兰是一名由“IT男”转型的脱⼝秀演员,担任《脱⼝秀⼤会》系列卡司和《吐槽⼤会》系列嘉宾,是最受观众喜爱的脱⼝秀选⼿之⼀。呼兰同时也是罗大佑的忠实乐迷。“罗⼤佑的的歌词永远都是沉甸甸的,这里面有他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这个世界的爱。 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因为我认为年轻人是世界的未来 ,想了解下罗大佑老师对年轻人的看法。”

呼兰:《未来的主人翁》1983年发歌至今已有30多年,这首歌放到现在依然适用于描述现在的年轻人。您认为这是否是一种循环往复?

罗大佑:历史很多时候会重演,虽然有些地方和歌曲中描述的情形蛮像的,但是现在大家都能感受到世界是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这个状态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比较没有出现过的绝境的感觉,例如地球暖化、南极冰山溶解、海平面升高、海裡的珊瑚白化。因为新冠肺炎,人类减少一些活动,还使得环境污染减少。人类不断消耗地球一些无法挽回的自然资源,已经来到一个濒临绝境的感觉,我觉得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类必须找到和地球和平相处之道,否则状态可能就会变得更糟,一去不复返。

罗大佑在“宜花东鹿”巡演首站“鹿港小镇”。图片来源:大右音乐

呼兰: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三十年前的年轻人有什么异同之处?

罗大佑:最大的不同是,30年前我们看起来很多事情是没有希望的,现在倒是充满着希望。你去看一下30年前的世界状态,当时航空业、饮食业、交通业、电信业各方面沟通都比和现在差远了,当时很多事情都充满希望,需要做出突破。现在网路与电脑电信相当发达,个人电脑发展比我们想像得更加快速流行,方便和有效率不见得对人类是好的,效率不是人生唯一追求的目标。你会希望你的生命过得很快吗?你会希望你的生命活得既慢而又有成就,而每个成就都有扎实的基础。

现在很多事情只需你在网路上搜寻就能找到一些答案,解决很多问题。绝大部份的年轻人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搜寻后会得到相似的解答,这个模式会让我感到忧虑,这会将很多年轻人带往单一思考模式,想法变得太相似,缺少独特性,把年轻人变得都差不多,而这个世界其实是被设计用来大家的想法都很不一样。

呼兰:从回答当中,我看到时代可能变了,但罗大佑没有变,依然能一针见血的看到问题所在——互联网的确方便了生活,但也的确“将很多年轻人带往单一思考模式” ,而且最近几年越演越烈。我们能做的就是对可能“控制”你或者使你头脑懒惰的事情保持警惕。

李源。图片来源:本人提供

李源是一名⾳乐⼴播节⽬主持⼈,同时在北京现代⾳乐学院兼任客座教师,教授流⾏⾳乐⽂化课程,他也是热门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两季的⾳乐顾问和“专业乐迷”。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行业从业者与传播人员,对于自己这个问题,李源表示:“音乐人(特别是流行乐界)大体会分为两种:一种忠于自我表达,与乐迷同成长、共进退;另一种会坚定地深耕一方、牢牢握住某一年龄段的受众。我相信罗大佑是前者,看到他罗列的歌单里有诸多年轻而多元的声音,好奇他是否真会习惯性地挖掘新音乐,以及去和新生代建立某种联结。”

李源:66岁的当下,您会用什么样的姿态与方式,与年轻一代的观众产⽣互动联结?

罗大佑:我认为和年轻观众产生联结这件事情可遇不可求,自己不会特别刻意针对20岁以下的年轻族群,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熟悉喜欢的听歌模式、节奏声音,对我来说不能太过刻意。虽然这个有助于扩张受众,但是太过刻意与年轻观众接近做出那样的音乐,可能会忽略掉在我们这个年纪时应该做到的事情。对我来说音乐该是什么年纪就是什么年纪,你该突破这个年纪不容易表达的事,在我这个六十几岁的年纪可以去鼓励五十、六十几岁的人可以做到不同事情,如:人类的创作沟通的能力可以尽量扩大,跟现今时代软体做有用的结合,这些是我们这一代可以做的事情。

李源:年轻不代表创新,反之亦然。(从罗大佑的回答里)我看到了一种更加豁达的音乐观——所有的新技术都要为表达服务,而非沦为“为新而新”的形式主义。

音乐变化:“创作者应该要发掘一些能引起自身生命中好奇心的地方”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