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陈晓卿:《风味人间2》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陈晓卿:《风味人间2》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 发布日期:2017-06-15 访问次数:1102

尺寸:1920X1080

颜色:红色

重量:125千克

价格:625元

尼泊尔,崖蜜“猎蜜者”正赤脚攀附在一条垂吊于90度陡崖壁的软梯之上,他离地200米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马来西亚的17岁少年潜入海底寻找海胆,洋流带来了大量水母,静谧美丽的海底世界,霎时间变得危机四伏;擀皮工萨哈特终于获得了学习熬糖技术的资格,只有掌握了这门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制作巴克拉瓦甜品的大师……美食类综艺《风味人间》第二季第一期,就这样在一段段寻觅“甜”的旅程中回归了。总导演陈晓卿和团队将这期节目命名为“甜蜜缥缈录”,正如旁白文案写道:“甜蜜一丝一缕,稍纵即逝。”但那些与美食密不可分的人间事与江湖气,却再度被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崖蜜“猎蜜者”正在采蜜。 图片来源:DR

 

12月,北极圈进入极夜,漆黑一片的海面上,捕蟹船还在作业。风浪令大海暗潮汹涌,巨大的铁笼子在空中摇荡,随时有坠落的风险。回忆起在挪威极夜的大海中捕蟹时的情景,陈晓卿团队中的另一位总导演李勇还有点心有余悸。零下20度的海水冰冷刺骨,如果不小心从摇晃的船舱跌落水中,2分钟内就会丧命。但为了完成拍摄,为了取得最好的拍摄效果,摄影师曾试图爬到船舱的最前端,而在7个人的摄影团队中,6个人忍着严重的晕船反应,坚持着。

怀抱着“对世界的敬畏,对食物的崇敬,对劳动的感恩”,陈晓卿与团队讲出了一个个好故事,而这些故事要远比单纯地描述和称颂美食更具有直击人心的效果。

从《风味人间》第一季开始,3年间,陈晓卿和他的团队在全世界范围内探索着四季的风味。而作为一个最会讲故事的纪录片导演,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陈晓卿更希望发掘和表达的,是人与食物之间微妙的联系,是去展现人类社会最后的多样性。

《风味人间》系列总导演陈晓卿。 图片来源:DR

 

今年1月底,疫情爆发了,彼时《风味人间》第2季的拍摄还未完成。人员不能聚集,陈晓卿和团队只好将大部分工作转至线上,拍摄单独进行,剪辑的难度和成本也都大大增加,“制作周期几近失控”。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团队依然克服万难将节目制作完成了。后来,再谈及疫情的影响,他说道:“如果节目播出时,有谁在这部纪录片里,不仅看到美味,而且看到了人类曾经的美好,并由此更加珍惜今天。这样的观众,一定是《风味》真正的知音。”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2017年,陈晓卿带领团队成立稻来纪录片实验室。不久,《风味人间》第1季诞生了。全季8集在腾讯视频总播放量突破10亿,豆瓣近14万人在看过后为该片评分9.1。对于这个新成立的工作室来说,第一份成绩单就颇为亮眼。而陈晓卿自己也形容《风味人间》为“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个所谓的大片”,压力和成就感是共存的。

2017年,陈晓卿带领团队成立稻来纪录片实验室。 图片来源:DR

 

在拍摄第一季的时候,每播完一期,陈晓卿都会去看看观众的反馈,什么是观众喜欢看的内容,就会进行有效的增加。比如说,他举例,观众们都觉得微观摄影技术的运用非常好,他就增加这样的内容,而有观众认为人物故事煽情,下一次就尽量把故事讲述得更平和一点。到第二季开拍之前,陈晓卿和团队提前把数据分析和观众画像更加详细地做出来,这对后期拍摄和制作很有帮助。

陈晓卿不仅会常常去看网友们的评价,碰到有疑问的网友,他还会忍不住亲自去解释一番。他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知音”这个词,无论是美食的知音,还是节目的知音。他不会强求所有人都能看懂他埋藏在美食背后,关于一日三餐与生活百态的密码,但是如果你看完节目只能说出:“看得好饿。”他也不会不高兴。

如果说《风味人间》第1季还是以宏观视角,将打散的世界美食重新揉合在一起。那第2季的主题就更加具象、专一。每一集都讲述一种单一的食材或者味道,如螃蟹、鸡或者香肠等。在陈晓卿看来,这样是为了能够有一个限定,让观众可以“在同样的食物里看到不同的地方、不同人的对待这种食物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处理的方法。”

这一季,摄制组走遍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超过300种美食。从读书调研,到故事大纲的编写,再到之后去各地搜寻相关的人物和故事,最后进入拍摄阶段。且拍摄还有周期的要求,需要至少拍满一整年,才能收获完整的四季轮转。这对于整个团队的要求是很高的,陈晓卿坦言,他们拥有一支包含学术顾问团队、科学顾问团队、显微摄影团队、美食顾问团队等在内的强大的顾问团队,他们共同为整个节目保驾护航。

导演陈晓卿在路上。 图片来源:DR

 

“食物和人一样,是平等的。”

在采访中,我们和陈晓卿探讨了他心目中对于“好吃”的定义。他谈到了节目中的“好吃”和自己觉得的“好吃”之间的差异。

他说他自己认为的“好吃”有三种:一种是自己家里或者自己做的,这是最基础的东西。第二是别人,或者别的餐厅做出的,他没有吃过的东西,因为这令他充满期待。第三则是别人家里的做的好吃的东西,他觉得这种食物“要比餐厅做的都好吃一万倍,因为在那里我不仅仅能够吃到东西,我更能够感觉到另外一个人的生活。”

而在节目中的“好吃”就显得简单多了,即:这些东西观众会不会觉得好吃。为了做测评,陈晓卿和团队会尝试食物的抽样,并做出评价,如果大家一致认可,那它确实是好吃的。而对于陈晓卿来说,还要看这种食物有没有传承。他举例说到辣条,尽管不少人爱吃,但很明显它传承度还不够。“等到500年以后说不定我会去拍一拍辣条的。”他打趣道。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能不能透过这种吃的东西,折射出来这个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的性格。比如辣,“究竟是重庆人选择了‘辣’,还是‘辣’让重庆人的性格这么好?”他抛出这个问题。

母亲正在向女儿传承制作蟹的技巧。 图片来源:DR

 

然而,其实食物本身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好坏之分,他更希望向大众传递的,不是哪一家的菜口味好,而是某一种食物究竟和这个地方的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人类对于鸡的驯化,使其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但反过来说,喜欢吃鸡的人也在被鸡驯化着,除了能量、脂肪和蛋白质,鸡也为人类带来了热忱和理想。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变得越来越一样,除了方言和吃。”在它们也变得同质化之前,陈晓卿认为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能够看到的,各种地方不一样的吃法,代表着不同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理解的不同。拍的美不美观、好不好吃,对于一档美食类纪录片来说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而通过展现各个民族和国家间饮食、文化的差异,而展现出人类对于看待世界的不同认知,这是《风味人间》和陈晓卿更加关注的东西。

人与食物之间有着紧密的微妙联系。图片来源:DR

 

“每一餐都来之不易。”

《风味人间》摄制组选择的食物绝大多数是鲜活的“在地饮食”,是有根的,搬不走。很多“草根”食物其实没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就像小面离不开重庆,肠旺离不开贵阳一样,许多美食是离不开它的产地和故乡的。陈晓卿说,“我们团队一直认为,美食不仅仅是食物,它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信念。我们希望节目所拍摄的美食不仅美味、健康,而且有传承,希望这些食物是当地人所喜爱和为之自豪的。”

三年,两季节目的制作,《风味人间》一直在向大众重述着相同的价值观,即:食物里也有大道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要珍惜食物,以及食物是传递感情的最好信使。正如陈晓卿反复讲到的“共情”,无论是寻找人物的方法,还是传递食物的温度,“共情”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使得故事主人公的某一个方面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

擀皮工萨哈特正在学习制作巴克拉瓦甜品。 图片来源:DR

 

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知识性的内容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会让整个片子变得高级,但同时也会枯燥乏味。在知识点里挑最精彩的部分,用镜头语言讲述出来,陈晓卿说这叫做“极致化传播”,他说,“实际上我们做纪录片,就像你在海上看到的冰山一样,我们读的书、我们掌握的信息,是水下面的部分。但我不会出来‘抖机灵’,把它们都说出来,那肯定观众不会看。只能有3-5%在面上,其它的95%-97%都在水下,那是表达不出来的。”

而《风味人间》则正是在共情的基础上,向大众传递着与不同地域、不同食物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陈晓卿的观念里,生活就是吃百家饭,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多吃饭跟多读书其实是一样的。”他如是说。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