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当轻微的「噪音」,例如流水声,与睡眠时的脑波律动同步时,可以显著的提升高龄长者的深层睡眠(熟睡)的品质,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此发现可望开发为居家的睡眠辅助器材。
睡眠是将短期记忆植入长期记忆十分重要的过程。晚上睡著后身体看似静止不动,大脑却仍不停运作,此时神经细胞依然活跃,耗费的能量也与清醒时相当。因为大脑的神经细胞正忙碌地将白天所见所闻储存为长期记忆。
睡眠对记忆固化(或称记忆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扮演重要的角色(注),但是人们到了中年以后深层睡眠的时间会逐渐缩短。科学家相信,这与记忆力的衰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科学家发现,他们设计的声音刺激能有效改善高龄受试者深层睡眠的品质,也提升了他们在记忆力测验时的表现。
本次的研究共有 13 名 60 岁以上的受试者,他们在晚上睡眠期间,若有接受研究人员所设计的声音刺激,记忆力测验时的表现会大幅改善,效果是未刺激对照组的 3 倍!Zee 博士说:「虽然我们的试验只以声音刺激受试者一个晚上,尚未进行较长期间的测试,但似乎是一种可在家庭运用的方法。」
脑波是脑神经细胞电化学变化的总合,因此测量脑波可做为评估、检查大脑功能的工具。清醒时与深层睡眠时的脑波频率差异相当大,从清醒到睡眠,脑波会出现逐渐变化。清醒时的脑波振幅低、频率高,接著在快入睡前身体放鬆但仍清醒时,脑波振幅会稍大。而熟睡期的脑波振幅变高,低频降低(0.5~3Hz),因此又称「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或深度睡眠(deep sleep)。而一般认为,深层(慢波)睡眠阶段是记忆固化最关键的睡眠时期。
因此本次研究团队所测试的声音刺激,即是针对深层睡眠阶段所设计的。由于每名受试者进入深层睡眠的时间不同,因此他们在受试者睡觉时会以仪器监测其脑波,并设计电脑程式,精准的于受试者进入深层睡眠时(脑波呈慢波型态时),才给予声音刺激。他们发现此时给予声音刺激会使慢波幅度增大,这显示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更为一致。
先前的研究曾经证明深层睡眠时以声音刺激,可以改善年轻人的记忆力,而本次则首度证明此法也可以运用在高龄者身上。西北大学的科学家目前也正尝试运用新技术,来改善病患记忆力衰退的问题,希望以此帮助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
上一产品:研究人员利用脑超扫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下一产品:疗愈音乐:温暖您的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