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者先生:探寻中国古琴艺术传奇之路③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2-16 访问次数:521

探访女性琴人,琴人的心灵之美

在我探寻古琴之路时,于读琴书、诗画、拜会琴人外,几乎漫无目的。在琴器上,唐宋元明时的名琴,除博物馆的藏琴有定期展览,多在收藏家、琴人之手,秘而不宣。琴谱、琴人墓地、古代的琴台遗迹,与琴有直接关系的又并不多。古琴,似是特别赖于人的传承,一个地域,一个流派,一人一琴,以心传心,就足以使得琴曲代代相传了。

而抚琴的女性琴人和外国琴人,更是少之又少。女性琴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东汉的蔡文姬,她是东汉大文学家、音乐家蔡邕的女儿,创作有《胡笳十八拍》等古曲。近代的女性琴人,民国有乐瑛女史,为一位极有成就的琴人;香港有蔡德允女史,对香港古琴的影响最大;可惜两位女琴家数十年间已相继去世。吴门的叶名佩女史,是今仍健在的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女性琴家、画家。她从少女时代就开始习琴作画,在古琴上,师从徐元白、张子谦先生等;在书画上,师从张大千先生;一生弹琴、作画六七十年,早期还与张大千先生合画《子猷看竹图》,在上海办过画展、售画,晚年甘于淡泊自守,不慕名利。不久以前,我和古琴摄影师刘媛媛一起去她家拍照时,八十五岁高寿的她,依然气度优雅,说她弹琴就是玩玩、开心,和艺术家们是全然不同的,得知我在收录《平沙落雁》名家琴曲集,还主动借了自己收藏的《忆故人》珍贵CD专辑给我,让我回去复刻一份,有着琴人特有的一份平淡、亲切。在教学生琴时,她因刚刚从医院出院,手不是很灵活,偶然弹错,却并不停顿下来。我看着一双老人家的手,在琴弦上飞舞着,韵味恬淡、委婉,和男性琴人的浑厚力度不很一样,别有一番意致。叶老师说,民国的老琴家们指力都非常强,她是女性,力气小些,人也老了没有那么大力。可是从我所见,女性的特质是清婉的,她的淡泊、随性,一如她的琴趣。


瑞典琴人林西莉女史,则是卓有成就的一位外国琴人。童年时她的母亲带回来一把粉红色的中国伞,由此触发了她的中国情结。青年时期,她随时任瑞典外交官的丈夫来到中国工作,因从小弹奏钢琴,对西方音乐产生审美疲劳,更向往沉静和淡泊的音声,后因一个前苏联音乐家的介绍,她开始热爱起了古琴,在北京跟随管平湖先生的学生王迪女史学琴,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的学员,一度得到过数位古琴大师的悉心指导。几十年的古琴生涯,令她在2006年写成《古琴》一书。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在欧洲文化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并获得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被瑞典人作为圣诞节的礼物,互相赠送,掀起一阵古琴热、中国热。中国的琴人,也都知道她对古琴艺术传播的特有贡献。她对人说:“我在中国学到很多,我很高兴能用《古琴》这本书来回报中国。” “我对中华文化的梦想和希望,是古琴、诗词、绘画等传统文化都能得到发展,不要被时代所遗忘。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广传统文化。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些梦想都会成真。”

 

2013年11月,张家港凤凰古镇,请她来榜眼府做场古琴讲演,和国内的琴人举行“沙洲雅集会”。得知讯息,我随即联系了吴门琴社社长裴金宝老师,通过裴老师到了榜眼府,和她见面,问好并征取同意后,由古琴摄影师刘媛媛特地为她拍摄了一些照片,作为世界古琴界的琴人留影。拍照片时,她沉静地凝视着镜头,衣着优雅、得体,非常宁静,却又焕发着一种活力,丝毫不像是一位82岁的老人。她坐的石桌前,放着她的著作《古琴》,上面有她写给裴金宝老师的赠书言语,是以左手书写的汉字。裴老师在雅集后,还特意把一件宋锦织就的明式琴囊,赠送给了林西莉,以配她所拥有的一张明代古琴。霎时,林西莉感动之下,以西方人的感谢方式,紧紧地与裴老师拥抱在一起,这个场景在场的人一时有些感动。琴人的心灵,竟如此的纯净、美好。一位东方的古琴大师、一位西方的著名琴人,似通过古琴这件乐器,还可以承载着更多的善与美的传递。

 

2014年琴记,一曲微茫度此生

今年,已是2014年了。在探寻中国古琴之路的途中,数年以来,我已涉足云南、北京、苏州、福建、成都、杭州、南京等地,寻访中国各大琴派的传承、古代琴台、琴人的遗迹,搜罗琴画、琴诗来读,或参与琴会、雅集、观摩演奏会。这样的游学旅程,对我的人生是至为深刻的。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除了音律、乐曲,更多的是琴家的清高人格、精神,还有古琴艺术的传承状况。


古琴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然在中国当代,大部分人却更熟悉钢琴、吉他等。西方乐团、乐队、城市的钢琴琴行、音乐厅的演出活动、也远远多于古琴、琴馆的数量。中国的古琴家,一般很少作曲,通常是对古代琴曲重新的打谱、演奏,这点也不同于西方人的音乐创作理念。而古琴的演奏艺术,我们往往评判它的水准,是以师承、掌握的琴曲、打谱、艺术涵养,来认识它,也并非是以曲多取胜、琴技的比赛、考级,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定。一个古琴专业演奏家,只需潜心研习琴技,举办各类音乐演奏会、出版CD唱片就可以了。一个真正的琴人、琴家,却还要是一个文人、志士,研习琴学,在家教学、授徒,传承一派的琴脉


TIPS

1、如果想要认识古琴音乐,可以先听听“老八张”唱片,和民国琴人的一些录音。香港雨果唱片出版的古琴CD专辑,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字,中国各大琴派的代表性琴家琴曲,基本都有收录,也非常好。

2、探寻古琴艺术之路,可以先去读些琴史、琴诗、琴画、琴谱等,如《琴史》、《金虞琴刊》等书,对中国各大古琴流派、古琴故事、琴人们的雅集、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也可去探访一些古代琴台的遗迹、琴人墓园。

3、苏州怡园是近代中国琴人雅集的重要场地。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琴社——今虞琴社、吴门琴社都在这里成立。一百年来,国内外许多文人、琴人慕名而来,前来听琴、交流。如今,怡园的坡仙琴馆,仍是吴门琴社琴人每月一次的雅集场地。而像这样延续文人、琴人传统的雅集,参与者又有数代的古琴大师、琴人,在国内仅此一例。值得一去。

4、中国学琴的人有数十万,不如写字画画的人多。但在古琴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古琴大师,却比目前书画界的大师要多。可惜的是,这些琴家也都七八十岁了。像广陵派、泛川派、吴门琴社、浙派、闽派、今虞琴社的代表性琴人,一旦无人能够续其绝学,琴技也就面临失传或衰微的境地。有心去寻访古琴艺术的人,不妨先找出当地的重要琴家,去开阔一下眼界。

5、江南一带,是现在的中国,古琴艺术传承最好的地方。苏州天平山边,有民国四大古琴宗师之一大休禅师的墓园;天平山为古琴国手管平湖先生昔日求学之地。山中的苏式园林、古枫树林闻名中外。天平山位于苏州木渎古镇附近,门票30元。

6、常熟虞山,为古琴艺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琴社虞山琴社的创始人、近500年来最重要的一代琴宗严天池,他的墓地就位于常熟洙泾村姚家甸。严天池的故居,则同时为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纪念馆。北京、上海、欧美、港台、日本的琴社、琴人,寻根溯源,常汇聚于此地。

后记:

「唐琴,一传千年」傍晚,在南京成公亮先生家中,弹奏他的“秋籁”琴,开心极了。此前,我已抚过宋琴、明琴、元琴、清琴,唐琴是国中瑰宝,本无非非想,不意却如是圆满了。秋籁琴如其名,音色、音韵均极美,琴体略窄,弦路却较宽,成先生说此琴与他的明琴“忘忧”,琴体与弦路的安排正好相反。忘忧琴为他当年从吴景略先生处见到,后经王世襄先生购得,今存于国外某处。“秋籁”则为他至爱之物。如今,成先生说他的古琴Cd、琴谱、《秋籁居琴话》《秋籁居琴课》、生平所记之书文,陆续全已出版,人生已无憾事,故已不怕死。非常震动我的内心!

——使我当下想到:不知何时,我也将要活得这么率真和坦然,又没有任何的牵挂、忧愁呵!

 

「红尘市外/青峰影里/书声震房栊;流水光阴/花开年少/心志入云中;惜身静(诚)修己/弥性守初衷;今日窗前/明朝世上/永葆此心同」。——成公亮先生手稿《少年游》

按图辨识文字,觉得甚美,在此分享一下。

“今日窗前,明朝世上,”愿你我永葆初心:)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