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黄帝内经》的睡眠—觉醒理论
首先从文字入手,考辨了表述睡眠、觉醒概念的若干字词(卧、眠、寐、瞑、寝、睡、目闭、目不合、寤、觉、醒等)。考辨围绕“睡眠”及与其易混淆的含义而展开。 其后,以“卧”、“眠”、“寐”、“瞑”、“睡”、“寝”、“寤”、“觉”、“醒”、“目闭”、“目不合”(附:“起”)为关键词检索《黄帝内经》并摘录了含有关键词的条文及其相关条文。
同时,对一些含义有争议的条文进行了辨析。辨析时,力求做到符合《黄帝内经》本义,避免断章取义,诸家注解仅用作提示。 最后,通过对有关经文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睡眠生理方面,《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现象的产生,是天人相应的结果(睡眠是人体与自然界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相应的结果);睡眠能够与昼夜相应,其内在的实现基础就在于人体卫气的有规律的运行;睡眠-觉醒以及卫气入阴入阳的外在征象是“目闭(目合)”、“目开”。 2. 在睡眠病理(睡眠-觉醒异常)方面,《黄帝内经》认为:失眠的本质当属卫气运行异常所致的经脉病,其病因可责之于五脏六腑的异常(附:失眠相关内容之辨析);嗜睡的本质亦当属卫气运行异常所致的经脉病,其病因可责之于体质、上焦以及脾肾的异常(附:嗜睡相关内容之辨析)。
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威尔逊在《人类存在的意义》一书中猜测,距今200万——...不会“决定”飞行、捕食、睡眠与争斗,而只是遵循来自其大脑潜意识区域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左右半球表面展开来的面积大约有2250平方厘米,就相当于一张四开八版的报纸那么大。而老鼠和兔子的大脑表面都比较平坦,可是,没过多久,科学家在无意中发现,海洋中海豚的大脑沟回一点也不比人少,甚至比人类还要多。如果仅按大脑沟回的多少来评选精神丰富的程度,我们相信其结果一定不是人类,而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动物。
还有的人认为:人类的脑细胞比其他动物的脑细胞多,所以人类能够产生精神。可惜的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取0.0001立方毫米的大脑细胞数作为比较的基准,那么人们就会发现,人类是10.5,鲸鱼是6.8,猫是30.8,老鼠是105.0,越是体形小的动物,大脑细胞的密度就越大。
科学发现表明,大脑作为一个天然的信息处理系统,人类的意识在其生理机制方面,其特性与其他动物相比,只有复杂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表现为一种很普遍的生物电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究竟意识是什么呢?人类又和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电脑行业名声震天的人物霍金斯,出版了一本他对智慧和大脑研究和思考的书《On Intelligence》。在书中他认定,科学对人脑智慧研究的失败,原因在于科学家们以对待机器的方式来对付大脑,他认为大脑智慧的本质,是记忆和预测。由于人脑中储存数据的神经元突触有三十兆,因此它们可以储存人一生中所有面对过的问题,因此人类在遇到某个事件的时候,神经元突触网络,很快就调出数据,获得了经验的参数,于是预测了事件的整个过程。这就是人类的“智慧”。
为了定义意识,美籍日裔人加来道雄从神经学家和生物学家领域以前描述的意识中总结出意识的时空模型:意识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例如,寻找配偶,食物,住宿)创建一个世界模型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要用到多个反馈回路和多个参数。(例如:温度,时间和与他人的关系)他还将意识量化评级,例如,意识水平的最低为0级,在0级意识中一个生物体是静止不动的或移动有限的。比如,最简单的一个意识水平是一个恒温器,而且拥有一个反馈回路,如果把每一个反馈回路标记为“意识的一个单位”,这样恒温器将拥有一个单一的0级意识单位,即:意识水平为0:1.
上一新闻:中医对感官的运用令人们信服
下一新闻:音乐能让人产生强烈快感(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