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眠”的青春,聊聊青少年失眠
“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睡眠,原本是最自然的生理现象,而今“睡不好”却成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提到失眠,我们的脑海里会反映出一个面容憔悴、眼下乌青的形象,往往不会与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们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课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失眠的困扰,睡眠问题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特有的烦恼,失眠群体正逐渐低龄化。
青少年睡眠困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39%—73%的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青少年的睡眠困难多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以及早醒,睡眠质量下降,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生理上,会加重痤疮、银屑病等皮肤病的发生,阻碍生长期身高增长,使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诱发多种疾病;在情绪上,会引起精神不佳,情绪波动,缺乏耐心,增加攻击性,产生冲动和不当行为;在认知上,会影响学习能力,注意力不集中,创造力被抑制,解决问题能力下降,学习效率变低,影响学业。
青少年睡眠困难很容易被忽略,家长们只知道孩子关灯睡觉了,并不知道孩子躺下后有没有真的睡着。如果发现孩子的精神面貌出现变化,大多数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孩子是不是半夜在偷玩手机,而不是去花时间了解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无眠”的青春的背后蕴藏着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青春期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变革时期,青少年可能因为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之间的矛盾而感到焦虑,也可能因为学业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感到压力。青春期情绪不稳定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人际交往中担心被误解,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在学校表现不佳,使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手足无措、沮丧、焦虑、抑郁等情绪,此类情绪也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睡不着觉的恶性循环。下面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助眠小锦囊。
上一新闻:国庆70周年庆用音乐引领万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