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与音乐节奏同步运动的天生倾向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3-10 访问次数:124
音乐会刺激脑干反射,发出潜在重要或紧急事件的信号。例如,快速响亮的音乐会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带动心率升高、肌肉紧张等,让身体为运动做好准备;
音乐可以提高人们对氧气的利用率,提高运动表现:
令人愉悦的音乐可以提高血液流动效率 26%,也就是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达到提高运动表现的效果。
音乐的节奏会增强运动期间身体运动的生物力学或神经力学效率,例如跟随快节奏的音乐跑步时,有助于调节步幅模式并促进流动性。特别是在具有节奏性和重复性的长时间运动中,提升效果更明显(如跑步、动感单车、椭圆机等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音乐节奏会对心率的快慢造成影响,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其只会略微影响心率[4];
音乐可以降低人们对疲劳的感知:
音乐会抑制与体力消耗相关的生理反馈信号,分散运动者对不愉快以及疲劳的相关感知的注意力。
使用脑电图的实验表明,音乐可有效减少大脑额叶、中央、顶叶和枕部区域的θ波(4-7 Hz),这些都是和疲劳抑制相关的区域;[5]
与音乐节奏同步运动,可以降低运动中的代谢成本:
人类有与音乐节奏同步运动的天生倾向,而将运动与音乐节奏同步的过程也被称为「听觉-运动同步」。其可以促进肌肉效率来降低运动的代谢成本,从而提高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