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到2025年底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95%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5-17 访问次数:253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工作目标上,明确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行动计划》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一是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二是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三是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四是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五是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托幼机构应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活动场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作用,增强同伴支持。


       青少年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适当发泄不良情绪,向信任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以及保持适当的紧张和热情。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一是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听音乐、看喜剧电影,或进行体育活动等都可以有效的舒缓压力。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而这正是快乐的生化基础。比如考前焦虑时,可以出去运动一下,转换一下心情会比较好。二是去除杂念。不要过于在意自己到底学习好不好,能不能学好,只要保证自己是在吸收知识就好,也就是说,保持沉浸在学习本身,而不是学习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附加值,这样充实感很快可能会渐渐代替焦虑感。三是培养兴趣爱好。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放松方式仿佛除了发呆就是玩手机,这样的放松虽然身体上得到了休息,但精神上是空虚的。培养兴趣爱好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老师、家长可以从生理变化、情绪变化、行为变化、学业变化、人际关系变化等方面来及时发现、关注和判断青少年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干预。同时,学校应该加强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知识宣传,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等等,对青少年心理异常情况予以更多关心。同时和学生家长畅通沟通渠道,防止和减少学生自伤、自残、他伤事故的发生。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