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趋势、新技术,已经或还将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带来巨大可能?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6-26 访问次数:339
“21 世纪将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没有说错

问:投资关键要有前瞻性,把握好趋势和时间节点。创新工场对当今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判断和预测?

李开复:20 世纪后期不少人讲,“21 世纪将是生物的世纪”。这一预言在过去引起过很多争议,很多最优秀的学生因为这句话选择了生物学方向, 毕业之后却无法取得很高的收入。在我们看来,这句话没有说错,只是说早了,就像我们投资,最难不是提早布局,而是在最恰当的时间节点布局。

过去5 年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序幕,第一批本土企业家和海归科学家凭借“me-too”或“me-better”的fast-following 策略,快速创办了一批有本土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和医疗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就像20 年前的新浪、搜狐, “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中国市场和跨国企业平分秋色。但是,如阿里和腾讯一样有望彻底在中国市场击败跨国企业的生物医药企业才刚刚涌现。

接下来5 年,我们特别看好医疗+AI/ 高科技两相交叉引爆的机会。AI 可说是一个赋能各行各业的全新引擎,为传统医疗行业点燃巨大的产业升级契机。我们已经看到所投的企业用AI 发明新药,用机器人自动化赋能高端人力密集、但重复性特别高的实验室研发流程,用AI 模型来做罕见病早筛等各种崭新的医疗科技解决方案,这些都是通过技术能达到规模化、精准化、降本提效的细分领域。我有信心说,中国的医疗产业投资正迎来最好的黄金时代,行业集体踩下技术赋能的油门全力加速,我们在其中捕捉投资机会的 同时,更是用我们的知识和工具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社会的福祉。

21 世纪很长,现在也才过去了20 年,生物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开始验证这句预言,未来还有80 年使这句预言最终成为现实。随着第一阶段的产业积累完成,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不断涌入,本土化创新才刚刚开始。中国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一定会孕育与之匹配的生物医药行业和企业。

合成生物学将会像互联网和AI 一样,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

问:在您看来,有哪些新趋势、新技术,已经或还将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带来巨大可能?

李开复:我们认为合成生物学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是最早一批学习人工智能的博士,但在20 世纪80 年代,计算机硬件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庞大的计算需求,我的所学也很难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近10 年来AI 产业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处理器等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合成生物学的突然兴起,也源自基因编辑、生物工艺等技术的进步, 使工程菌的改造、筛选、培养都更加容易实现且成本可负担。

合成生物学本质上是用生物合成的方法来代替化学合成,这样能够带来的好处有两方面。第一,使原本复杂的化合物可以用更少的步骤来合成,带来生产成本巨大的下降,比如中国最早用两段发酵法合成维生素C,使维生素C 广泛普及。第二,可以合成传统化学合成很难合成的产物,如最近很火的人工合成淀粉和脂肪,甚至未来合成各种各样的蛋白质,这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走入太空,也会对全球的产业链和地缘政治产生巨大影响。

试想,如果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本低于种植大豆,中国是否还需要向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如果不进口,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虽然现在生物合成的成本非常高,但是技术的进步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20 年前,培养1 克单克隆抗体的成本大约1000 美元,而今天已经下降到100 人民币,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合成生物学将会像互联网和AI 一样,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好戏刚开场:和中国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们一起驶向生物医药的星辰大海

问:创新工场的大规模部署,是不是一种跟风?放眼全球,结合中国国情,生物医药领域蕴藏着怎样的结构性机会?下一步将怎样“挖掘中国 医疗产业下一个黄金10 年的宝贵机会”?

李开复:前面已经提过,我们认为好戏刚开场,创新工场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上船,就是不想做跟风者,要去投资真正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和中国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们一起驶向生物医药的星辰大海。因此,我们组建了专业的医疗投资团队,贴近学界和产业界,发掘并投资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

投资“落子”:现阶段最重视的是医疗技术

问:创新工场的“落子”,有着怎样的逻辑?为何如此重视体外诊断产品、高值耗材?对创新药等怎样考虑?

李开复:准确来说,创新工场现阶段最重视的是医疗技术,其中既包含了体外诊断产品和创新医疗器械,也包含了医疗设备和生物工艺等。这样的选择跟我们基金的优势和团队的经验有关。在2019 年正式进入医疗赛道后,我们最早关注的主要是互联网医疗类的创业公司,并成功投资了健康险科技领导者镁信健康和医疗器械互联网平台龙头贝登医疗;另外基于我们对AI 的认知,也在早期成功捕获了英矽智能这样的AI 药物研发头部企业。

随着武凯加入,我们在团队上又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技术产业背景的人才,因此选择更进一步,开始拓展医疗技术领域,而且我们AI 工程院在AI 和机器人技术上的积累,很多医疗技术企业都非常认可,比如我们刚刚投资的骨科机器人企业鑫君特,AI 就会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引入AI 算法和优化器械臂控制。

创新药是未来我们一定会布局的方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已经投资了和其瑞医药、福贝生物、瑞风生物等非常优秀的企业。

中国一定能孕育出大量的创新药和器械

问:您曾说,对比发达国家,中国人均医疗支出仍低于美国、日本。随着政府进一步加大医疗投入,会带动很多行业的机会和改变,能否再具 体分析一下?

李开复:美国的医疗支出约占美国GDP 总量的18%,而中国的医疗支出长期只占GDP 总量的6%~7%,2020 年因为疫情才上升到了7.1%,而国际的平均水平是9.9%,发达国家普遍在12% 以上。

另外,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 倍多,GDP 约是美国的2/3,计算下来, 中国的人均医疗支出只有美国的1/18。一方面,这说明为什么全世界最优秀的生物医药和医疗技术大多出现在美国,因为美国有足够的消费力支撑企业研发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还有非常大的提高空间。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中国的医疗支出占GDP 总量的比重必然会继续增加,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也一定能“孕育”出大量的创新药和器械。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