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拯救睡眠,数字疗法会是失眠的解药吗?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5-12 访问次数:517

     2019年8月,先后在腾讯、金山云、华米科技、太平洋网络等IT及互联网公司任职,拥有16年互联网产品设计管理经验的刘晓刚,决定开启一段新征程,基于做小米手环时对睡眠场景的熟悉,他看中了失眠治疗这一细分方向。

       彼时,国内外围绕睡眠领域的创新、创业已经持续热闹了多年,既催生了手表、手环等一系列睡眠监测的智能硬件,又涌现了一大批集合了白噪音、催眠音乐、冥想等放松疗法的助眠软件。

       不过,刘晓刚想做的事跟这些都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就是奔着治疗效果、以治愈或是明确缓解这个疾病作为重点的”,在他看来,智能硬件只是监测没有提供解决方案,放松疗法虽有点效果,但也没有很好解决慢性失眠人群的问题。

       为此,刘晓刚创办了正岸健康,希望结合自己互联网及软硬件行业的从业经验,开发一款数字疗法产品,可以直接用于中国2亿多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

       实际上,就在正岸健康成立的半年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全球首个针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处方数字疗法(PDT),Pear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软件Somryst获得FDA授权,可向22岁及以上的慢性失眠患者提供行为干预疗法,用来改善失眠的症状。

       Somryst的获批上市再度引燃了这一赛道,刘晓刚也明显地发现,市面上出现的同行越来越多,除了像他这样的资深互联网从业者,传统的床品公司、顶尖的睡眠医学专家、医疗器械行业的“老法师”都纷纷投身这股创业浪潮,市场上也出现了一堆睡眠数字疗法的产品,如眠、绘睡、慕眠、速眠、321科技……

而随着去年9月Pear公司借由SPAC的方式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些创业者的期待变得更具象化:在中国,打造一款像Somryst这样的产品,乃至一家像Pear这样的数字疗法上市公司。他们能实现吗?

风从哪里来?

不管是此前的睡眠监测硬件、助眠软件,还是现阶段兴起的睡眠类数字疗法,睡眠市场一度为创业者所迷恋的关键在于,庞大失眠人群带来的巨大潜在市场。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这意味着,每3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个人失眠,而睡眠障碍的人群更是超过3亿。

       且作为影响现代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普遍性亚健康疾病,失眠也是诸多其他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情绪问题的集中表现症状。

       在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国内外诊断和治疗指南都将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列为一线疗法­——这是一种通过纠正睡眠的不恰当观念、态度以及不良行为习惯来改善睡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放松训练、认知疗法、刺激控制法和睡眠限制法等。

       不过,CBT-I 传统的治疗模式要求有经验的治疗师与患者进行每周一次的面对面访谈,每次费用近千元,疗程6-8 周,因此存在经济成本高,患者配合程度欠佳、依从性低等问题。

       此外,睡眠相关医生稀缺也影响了它的推广和普及,中国仅有五千名左右的专业医生。“我们调研发现,北京上百家三级医院,只有九家医院开设了CBT-I门诊,从事睡眠治疗的专业医生数量特别少。” 刘晓刚指出。

       这恰恰给了互联网机会,过去十几年间,关于CBT-I在线化服务形式的探索一直络绎不绝,“而随着移动互联网这种手持设备、以及失眠类APP被大众广泛认知,同时随着睡眠疾病的患教越来越深入,产生了更多的产品形式。”蜗牛睡眠医疗健康总裁王萍总结道。

       数字疗法也正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王萍进一步解释道,“数字疗法本身的内核是早就有的,它的临床数据在过去几年甚至10年内都是在不断地积累的,而且往前追溯,在CBT-I成为一个单独的疗法前,认知行为疗法(CBT)中早就发现有对失眠能起效的部分。”

       也就是说,用于失眠治疗的数字疗法产品之所以热门,是因为它的内核——CBT-I本身就已经很成熟。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国FDA对Somryst的授权直接将这种探索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之前国外包括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或斯坦福睡眠医学中心都有CBT-I的工具和技术出来,虽然也很专业有效,但它们始终没有去拿FDA的认证,因此不能称之为一个治疗性产品,而随着Somryst的通过,这种性质一下子就变了,它就不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可以治病的数字药,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慕眠医疗创始人孔祥指出。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