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世界读书日4.23,我们为何读书?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4-23 访问次数:348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读书,也有一千种不同的感悟。

有人阅读感受到了陪伴,有人阅读学习到了知识,有人阅读娱乐了自己。有人从阅读中寻找人生成功的经验,有人从读者读成了作者,自己也写书出版,让更多的人来读书。有人读纸质书,有人读电子书,有人听书,有人藏书,有人说书。与书相伴,就是快乐就是充实。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6位读者的阅读故事,与您分享。让我们不止在4月23日关注读书,且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抬头见,低头也见。

武汉图书馆借阅榜冠军,一年借了690本书

各大图书馆拥有这么多的藏书,谁是年度借阅达人?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图书馆了解到,排在第一名的读者,一年借了690本书。

记者随后联系上这名读者蒋波,从他借阅的书目《侠隐记》《父与子》《自学成才的人们》《伊甸园的蛇》《双城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消失的地平线》《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是国外经典文学作品,还有一部分是商业工具书。

蒋波是名80后,他告诉记者,他是荆州人,大专学历,2015年来武汉打拼,开过几家小店,做小吃类的生意。2020年疫情期间,小店没有开业,几个月时间基本上都在看书,不知不觉就看了这么多。

借这么多书看得完吗?蒋波说,他看书比较快,每天可以看三本书,“我用的是最简单的、也是比较笨的办法,从第一页慢慢地翻,翻到最后一页。”疫情结束上班后,坐地铁去公司的路上,他也会在包里背一本书,有时候坐公交车,也会找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下来看书。“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看能不能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静下心来,坚持做一个事情。”蒋波说,通过阅读的练习,感觉自己能力提高了,可以同一时间处理几个事情。

蒋波借阅的书绝大部分是国外文学作品。他还特意挑选了每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在他们巅峰时期创作的作品。为什么选择这些书目?蒋波有自己的一套总结,“作家获得诺贝尔奖时,通常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作家在精力最好的时候写的作品,通常是巅峰的,作家后期写的作品,基本上也都是他40岁之前的经历。我作为一个读者,阅读他们的人生、社会经验,一定会对我有所帮助。”蒋波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文学作品写的是人性,人性是世界上最难解的题,我了解了人性,就可以用我的智慧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蒋波的小吃店,受疫情影响,后来开不下去了。他后来和朋友一起做商铺选址的相关项目。这时,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武汉图书馆借过一本书《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当时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有了做项目的想法后,他又重新去借回来读,按照书中的指导,做了商业计划书。

“我觉得读书对人生是有实用性的,可以锻炼自己的自律性,让自己的思维境界更加开阔”,蒋波说,希望通过阅读、不断学习,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顺畅一些。

北大博士租地下室来存书,11岁女儿也有上千册书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研究馆员顾晓光,近15年间,游历世界5个大洲,涉足30多个国家,拍摄了200多张世界各地人们阅读的照片,其中一部分照片,正在湖北省图书馆展出。作为读到北大博士的高材生,他本人对阅读也有很深的感悟。

顾晓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山东一个小县城,上小学时,在济南上大学的哥哥常常会带书给他看,极大丰富了一个小县城孩子的视野。《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都是他小时候喜欢的书。在漫长的求学路上,他读书从庞杂到精深,从什么类型的书都读,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地去读书。博士阶段,为做民国人物研究,他读了几百本与民国人物有关的书,最后选定的研究对象著名敦煌学家、目录学家王重民,也是一位阅读中国古籍的能人。为了研究王重民,王重民的朋友圈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胡适全集、胡适研究、闻一多年谱等等,顾晓光一一细读。

父母好读书,也直接影响了下一代。顾晓光的女儿今年11岁,书架上的图书已经有上千册,而顾晓光自己的书,他专门租了一个地下室来存贮。对于如何引导孩子阅读,顾晓光也有自己的方法,当女儿读完《哈利波特》中文版,顾晓光对女儿说,“你作为一个哈迷,如果没有读英文版,怎么与全世界的哈迷交流呢?”女儿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建议,现如今已经将英文的《哈利波特》读了一半。顾晓光说,引导孩子阅读,要讲究方法,引导比强制更有效。

顾晓光拍摄的世界各地的阅读照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比如,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东门外拍下的一位流浪的老人,佝偻着腰,坐在小凳上,正在读一本上世纪80年代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他还在法国拍下了一个流浪汉,坐在两只流浪狗旁,正在读一本《穷人的面包》。

顾晓光说,阅读者不分长幼、男女、阶层,从他们阅读的状态,可以看到阅读的目的不仅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让我更多地体会到阅读者在喧嚣世界中的那份宁静和深沉,那种上帝视角下的卑微和自我内心的谦逊。”

退休医生喜欢泡一壶茶听书,有书的时光飞逝

书不止用眼睛看,还可用耳朵听,只要有人“为你读书”。

65岁的侯桥兰是一名退休医生,五年前经好友推荐,她在手机上先后安装了包括喜马拉雅、得到、懒人听书、微信阅读等多个听书App。现如今,“听书”早已成为侯桥兰退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早上送孙女上幼儿园后,待吃完早饭、做好卫生,便在客厅泡壶茶,一边喝茶听书,一边编织衣物;晚上陪孙女睡觉时,我也会带上耳机听书入眠。”侯桥兰介绍道。在她看来,尽管听书少了手捧纸质书时的书香,没有用眼阅读时深刻,但有声读物资源浩如烟海,更易快速获取自己喜欢的读物,也能在做其他事的同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享受书本带来的乐趣。她笑说,有书的时光飞逝,“听着听着,怎么时间一下就没有了,抬眼一看钟,哎,又要做饭了。”

侯桥兰从小酷爱读书,因为那个年代经济条件有限,书本很难获得,她就常在家翻箱倒柜找书看,总觉得父亲说“真的没有书了”是哄她的。有一次她在家里翻到一本红色图书,如获至宝。家里的弟弟还曾悄悄翻进某图书室,为爱读书的姐姐“借”了不少当年难得一见的书回来,待姐姐看完再悄悄地完璧归赵。提前旧年往事,侯桥兰笑说:“尽管鲁迅先生曾借孔乙己之口明训‘窃书不能算偷’,但大家应遵守图书借阅的纪律。”

侯桥兰是一位“时髦”的读书人。退休返聘的那几年,Kindle(电子阅读器)流行,她就买来用,“纸质书太厚了,携带不方便,就带上Kindle,午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视力逐渐衰退,为了减少用眼的时长,侯桥兰“争分夺秒”地听书,还会在主播深情演绎下重温自己热爱的书籍,体会不一样的感受。

为君读书,好似时光轮回。她想起儿时,刚学会认字不久的自己,也曾在每晚睡前,为两位妹妹读自己看过的书:《平原游击队》《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侯桥兰看来,不论看书还是听书,都能让自己通过书籍去到自己去不到的地方、看自己看不到的风景,经历别人或平淡或传奇的经历,去与古人对话、去与未来接连。

爱书人收藏古书3万册,节衣缩食换心爱之书

因为珍贵,所以珍藏。尽管在刘永杰看来,藏书最重要的不在于数量,但他收藏古书多达3万余册,这样的数量足以让人为之惊叹。

武汉古书收藏爱好者刘永杰拥有20年的藏书经历,所藏的图书除了在家中,还分布在武汉三镇,例如武昌的省外文书店藏书阁、曾经的汉街文华书城、斑马大街拾间书局,汉阳的知音书院,汉口的卓尔书店古旧书厅、萃辰天心书院等等。这些古书主要是民国版本和清代版本图书,集中在文史类。

藏书来自买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刘永杰就喜欢买书,常去武汉大学和武汉水利学院搭界的小山坡上的一家民营小书店淘古典名著。再后来他进入本地一家媒体工作后,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便开启了藏书生涯。

刘永杰对自己的藏书如数家珍,不同的时间节点,“最爱者”不同。“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会想到1912年版丁格尔写的《中国革命记》的两个版本,一个是80张插图的,一个是40张插图的,这些珍贵的插图能够反映100多年前武汉三镇的风土人情,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去年疫情发生以后,我想到了中医的重要性,我收藏的线装版古书就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尤其是它第一卷的插图非常的丰富和精美。”刘永杰说。

有钱能够买到更多的书,但有钱不一定买到好看的、罕见的古书。刘永杰回忆自己最艰难的一次购书经历时说:“2007年武汉有一个书商从沿海进了50吨外文原版书,当时堆在江夏的一个仓库里面。我与这个书商的关系比较好,他就让我到他的仓库里面去挑选,前前后后去了三次。因为距离比较远,而且翻书挑选非常不容易,往往弄得精疲力尽。那个时候刚刚接触外文原版书,对于版本没有很深的研究,那么如何去选呢?主要就是从书的年代入手,出版年代越老的我觉得就越有价值,还有就是挑选带有插图的古书。最后我一共买了2万块钱的古书,当时手头并不宽裕,但还是咬紧牙关、节衣缩食,换来了心爱的书。选购的一千多本,全部都是精装的。”

看的书、藏的书多了,刘永杰总结了自己的一套选好书经验,他大方分享道:“拿外文古书来说,它的装帧首先是精装的才有收藏价值,再看封面是否带插图,或浮雕的,然后看它的三面书口是否毛边,不是毛边的是否有图案或镀金,有各种图案的尤其是彩色图案的最好。书的年代越久远,价值越大,还要看书的作者,作者的知名度越高,其早期著作版本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荆州一个书香之家,电视常年不开成摆设

一家三教师,满满书卷气。湖北省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葵一家就是这样的家族,谢葵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妻子也是教师,儿子参加工作后也从事了教师的职业,一家人都喜欢读书,他们的家因此获得过荆州图书馆“书香家庭”。

“书香家庭”里,书是随处可见的。

“走进我们家,随处都可以看到书,家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谢葵说,“我们家的电视是常年不开的,成了一个摆设,有时间的话,基本都在看书。”

谢葵在受到父亲的影响下喜欢上了读书,也成了历史文献方面的专家,出版了多部著作。

在谈到如何把这种读书的习惯传递下去的时候,谢葵用了孔子的一句话来表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孩子知道读书的好处和乐趣,才会去读书。

“我小孩很小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培养他的读书习惯,根据他的年龄喜好、心理特点,推荐他读哪些书,”谢葵说,“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做父母的一天天都在看手机,又怎么能要求孩子看书呢。如果做父母的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陪伴他读书,这将影响他的一辈子,当时可能看不出来,但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谢葵分享说,现在社会非常多元化,各种诱惑很多,能静下心来读书真的不容易,读书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家里的书比较多,我自己也收藏了不少书,回到家以后,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你不由得不喜欢上读书。”

95后白领从书中解压,阅读让内心不再空虚

95后熊琪是一名刚入职的白领,去年刚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她说,读书时,泡图书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走上工作岗位后,加班成了天职。繁忙的工作让她不可能再有大把的时间来读书,“但是无论怎么样,睡前我一定要抽个时间看书,就算是几页也好,也可以帮助我更快的进入睡眠状态。”工作中的焦虑和 挫败感可以暂时放下,可以把自己的目光放得更长远,“阅读让内心不再空虚”。

周末,如果没有加班,她会和朋友约着一起去省图书馆看看书,或者听长江讲坛,听了一期分享如何阅读《资治通鉴》,一期分享演讲与口才。

成长的路上,书一直陪伴在熊琪的身旁,但每个阶段她的选择都是不同的,熊琪以前喜欢看人物、小说方面的书,现在进入社会后,她着重于看心理、性格和社交方面的书籍,“这个很自然,到了每个阶段,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书真的对人很有帮助的”“你如果在别人刷视频的时候看看书,你就赚了。”

熊琪现在喜欢上了《墨菲定律》,“我现在正读到的是《晕轮效应》这一小节,教我们要排除名人效应,不要被光环弄晕了,要全面地看问题。”

阅读榜单

1、湖北省图书馆2020年借阅最多书目榜单

《心理大师》

《图说呼吸康复》

《苏联的命运: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黄腹海蛇》

《嘟宝要睡觉》

《生死宝藏》

《米小圈上学记》

《文化与意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2、武汉图书馆2020年借阅冠军书单摘编

《现代欧洲经济制度史》

《李鸿章的一生和他的时代》

《十日谈》

《小王子归来》

《黑郁金香》

《阅读疗愈师》

《漂亮朋友》

《消失的地平线》

《太平洋战争》

《了不起的盖茨比》

3、荆州图书馆2020年借阅最多书目榜单

《一看就懂股市图谱全图解》

《四面楚歌》

《e嘴秀》

《电工常识》

《东方生死恋》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新探案》

《实用养肾护肾常识》

《每天读点投资学》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