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窦唯,当今时代的孤独隐士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9-15 访问次数:1200
窦唯,当今时代的孤独隐士

     1994年的窦唯,少年春衫薄,一人一笛,整个红磡都为他静默。
     那时的他才25岁。
     如今距那时已过24年,今天,窦唯整整49岁。彼时的薄衫少年,早已被岁月浸染成“佛系大叔”。
     未到五十,早知天命。

     以至于现在每每提到窦唯,懂他的人自然不言不语,不懂他的人不禁一阵唏嘘。
     窦唯已经不再是20年前那个愤怒的长发摇滚青年了,相反他的愤怒在他的音乐生涯中是那么短暂,虽然是那么耀眼。在我心中,如果非要找出来一个天才来崇拜的话,窦唯无疑是一个,我欣赏他的决绝,他的勇气还有那总是压抑着的坦然。

     《黑梦》是一张精彩的概念专辑,在中国摇滚史上也是抹杀不去的,音乐里面坚定而空洞的鼓声像是门外的脚步声,沉重但是幽暗。滚滚而来的贝斯声浪则像他心中按耐不住的躁动,时而如抽丝拨茧般若有若无,时而又像闷雷来回滚动。就在这种压抑而交错的光影组合中,窦唯窝在黑暗的屋子角落里做了这一个漫长的”黑梦“。他说,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就在梦里实现吧。他的声音时而像呓语,时而像是对着墙壁大声叫喊。那种无奈和纠结水一般四处蔓延。就是这张专辑让他声名鹊起,虽然之前的《无地自容》很流行,很好听,他在里面狠狠秀了一把他无敌的唱功。加入黑豹乐队而录制的《无地自容》是十足的摇滚专辑,但是窦唯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之后脱离乐队,剪短长发,开始用心做自己的音乐。

      由此,《黑梦》,《艳阳天》,《山河水》和《雨吁》开始越来越迷幻,越来越脱离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而自《雨吁》后,他更是舍弃了歌词,开始做纯音乐,虽然他唱功一流,他却觉得语言在音乐面前时如此苍白,表达不出他内心的想法,之后一张张无词专辑发出,听众也越来越不理解窦唯的音乐到底要表达什么。难怪有人说:窦唯已经成仙了。

     但是,我在他的音乐中却听到了一个隐士的淡泊,也有对复杂社会的逃避。细听他的音乐,你不用关注作者在表达什么,也不用探究传统意义上的好听与否。听窦唯的音乐能让人静下来,消遣世虑,那种静默的优雅和嘴角泛起的淡淡微笑,只有关上门,开一盏灯,清空脑中的一切杂念才能体会得到。所谓隐士,就是隐藏自己的行踪,隐藏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人事,一切都顺其自然,苦也罢,乐也罢都当做过眼云烟。隐士不是反社会的,我觉得陶渊明离开官场并不一定是现实多么黑暗,社会多么压抑,而是他内心喜好安静,喜好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隐士不论看惯或者看不惯社会,他选择的是不管,不去改变,不去计较,只是抽身而走而已。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读,这才是一个隐士淡然生活的写照,不带丝毫逃离官场的愤慨。社会的复杂多变反映到每一个人心中,就会得到不同的反应,有的对名利汲汲以求,有的愤怒社会的不公而努力改变,有的随波逐流,一辈子碌碌无为混沌一生,也有的看破世情,一笑而已。隐士的心都是纯洁的,容不得社会渣滓的任何污染;隐士的心又是脆弱的,他的心不足以强大到改变现状,也不足以强大到瞒过自己的良心无视现实,那只有逃避。老子所谓”小国寡民“或许就是觉得人太多难以相处,事情太复杂难以解决吧。

     人是复杂矛盾的生物,孜孜以求的东西,到手了反倒索然无味,得不到却又患得患失。得与失之间的那道沟壑正是人的欲望,不论你得到多少或者失去多少,人心是不能够满足的。人就是这样,要是人的胃有无限大,美味的食物是吃不够的,美食只是欺骗了人的舌头,和温饱有什么关系?因此,节欲就是古代文人的一向修行必修课。以前我看不起苏轼在困境中的那种潇洒淡泊,现在我才知道,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万事不萦怀才能真正的哲学吧。窦唯,没有凌驾在听众之上,也没有顺从听众的意愿,只是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一切就请在听过音乐之后再说吧。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